此为临时链接,仅用于预览,将在短期内失效。
长江云

​奇迹!5岁外孙女“治”好66岁外公偏瘫

  2021-09-23 11:40:06
分享到:

突发脑梗后需做长期康复66岁的齐先生却中途放弃当所有人一筹莫展时5岁外孙女走马上任“编外康复师”奇迹发生了才1个月时间齐先生就战胜偏瘫可以一口气走完一百米近日,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医院康复科发现,医护人员越来越重视心理干预在康复训练中的作用,请家属当“编外康复师”的做法变得常见起来。

66岁老人突发脑梗后放弃康复训练

齐先生今年8月在家突发脑出血,被紧急送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。治疗一个多星期后,他脱离生命危险,但出现脑出血的常见后遗症:偏瘫,左侧肢体完全失去知觉。

齐先生感到非常紧张和惶恐。康复治疗师喻磊发现后,常常在训练之余和齐先生拉家常、鼓励他,20多天后,齐先生就能坐起、扶站了。

正当所有人为他感到高兴时,齐先生却又出现情绪波动,甚至连日常的康复训练也不再配合。

原来,齐先生认为,“训练这么久都恢复不了,有什么意义”。另外,他思念5岁的外孙女萌萌(化名),希望能尽快出院回家。

5岁外孙女每天放学后充当“编外康复师”

(外孙女正在陪外公做康复训练。通讯员李晗 摄)

“还差一步就可以达到基本康复,您现在回家,可就前功尽弃了。”喻磊一边耐心劝说齐先生坚持治疗,一边为他设计“个性康复疗法”。

“老人想外孙,那就帮他实现这个心愿”,喻磊与家属沟通,请萌萌周末到医院操场上来陪同齐先生做康复训练。

9月4日下午,齐先生在操场上看到萌萌,他的脸上露出笑容。当天的康复训练,齐先生格外认真,还和萌萌一起做游戏,互相扔球。

此后,萌萌每天幼儿园放学后,外婆就带她到操场陪外公做康复训练,给外公鼓掌加油。

有了动力,齐先生的训练进展明显,9月13日出院时,他可以一口气走完一百米了。

中南医院神经康复科主任廖维靖表示,一般偏瘫患者,康复治疗至少需要两三个月,像齐先生这样,一个月就能基本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的情况非常少见。这除了得益于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和专业、系统、科学的康复训练,也离不开家属的支持和参与。

走访多家医院发现家属当“编外康复师”效果颇佳

(市武昌医院,家属正在陪伴患者做康复训练。记者王春岚 摄)

近日,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医院康复科发现,请家属当“编外康复师”的做法,效果颇佳。

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疼痛康复科,康复治疗师陈咏对58岁患者刘先生印象深刻。

刘先生之前是企业家,今年年初突发脑梗。经过救治清醒后,他发现自己无法说话,半边身体也不能动了,情绪非常低落,经常哭,对康复治疗师的指令完全没有反应。

陈咏和同事一边耐心给刘先生做科普,一边和家人沟通,请刘先生的儿子来陪他谈心、做康复训练,刘先生终于振作起来。

3个月后,他能说简单句子,能自己吃饭、上厕所,生活达到半自理状态。

这些人和这些时段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

该科医生夏杨分析,到医院来接受康复治疗的,大多是脑梗、脑出血患者,虽然他们此前大多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等慢性病,但对生活影响不大,因此突发脑卒中后,心理落差很大。

尤其是一些性格强势、事业成功人士,更容易因此而导致焦虑、抑郁情绪,抗拒做康复训练。

她介绍,康复期有两个时段最容易出现情绪障碍——

一是疾病刚过急性期,转入康复期,患者存在心理落差,同时对疾病和康复效果不了解,容易出现情绪低落。经过科普宣教和鼓励,大多能恢复信心;

二是经过一段时间康复训练,感觉康复进度没达到自己预期,又容易出现低落情绪,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。

“无代沟疗法”正流行于康复医学

“约70%的脑卒中患者,在康复期都可能出现心理问题,主要是抑郁。在康复训练的同时,为他们提供‘心理按摩’,至关重要。”武汉市武昌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杨唐柱说。

“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包括言语障碍、吞咽障碍、偏瘫等。你想,人到中年、老年后,突然需要像幼儿一样重新学习说话、吃饭、走路,对心理的冲击力得有多大。”杨唐柱表示。

杨唐柱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

中青年在康复期间出现情绪波动,请配偶为他们鼓劲,效果很好;

对中老年人来说,孙辈的支持和鼓励是效果最明显的。

来源:武汉晚报

责任编辑:王花

责任编辑 王花
分享到:

便民服务

定制服务